西甲平台,西甲(中国)

【喜迎党代会】锚定战略目标 优化学科生态:学校事业开新局

发表时间:2023-05-06     点击:次     编辑:张冰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文新 姜伟 周延菲)2018年1月,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了学校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历经几代地大人的艰苦创业和不懈奋斗,学校提前完成了“第一步”阶段性办学目标,全面开启地球科学领域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建设新征程。五年来,学校积极作为,通过制定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五年规划、“双一流”建设方案,锚定研究型大学建设战略目标,深入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不断优化学科生态系统,积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形成了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改革提效、创新提质、开放提速的新局面。

精准识变 顶层设计 锚定战略目标

2019年,学校印发《美丽中国 宜居地球:迈向2030——地球科学领域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建设战略规划》,这是学校历史上首个面向中长期发展的战略规划。该规划明确了新阶段学校的办学使命——坚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致力于培养“品德高尚、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知行合一”的创新人才,为建设“美丽中国、宜居地球”提供人才支持;致力于创新、应用和传播知识,为“美丽中国、宜居地球”建设提供思想、技术和方法;明确了到2030年,建成地球科学领域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地球科学位居世界前列,各学科竞进提质、争创一流。成为一所彰显中国特色优势、深度参与国际交流合作,教育卓越、学术卓越、文化卓越、管理卓越的大学,整体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行列。

2019年6月,学校在京召开研究型大学战略规划咨询会

2021年9月,学校出台《“十四五”事业改革与发展总体规划》。规划明确围绕建设高质量、现代化、研究型大学战略主题,坚持学术立校、人才强校、文化兴校、开放活校,以更高水平开放为牵引、以更深层次改革为驱动,提升办学要素汇聚能力,激发和释放办学活力,破解资源短缺与办学需求旺盛的基本矛盾。落实“四个面向”要求,不断提升创新策源功能和服务贡献能力。加快推进跨学科教育和研究,拓展传统地球科学的研究视野,革新地球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范式。加快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发展决策深度融合,推动教书育人、办学治校现代化。

学校“十四五”事业改革与发展战略地图

主动作为 系统谋划 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

首轮“双一流”建设期间,学校瞄准“一核两深三系”为主体的自然资源重大科技创新,以2个“双一流”学科为核心,实施“5+3”建设项目,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师资队伍建设、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验收结果为“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超额完成预期目标”。

2022年2月,我校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学科分别再次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基础上,举全校之力编制学校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方案和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流学科建设方案。布局地球生物学、深地科学、地质环境与健康、战略性矿产资源、地质工程与人居安全、深地探测与地球动力学6个国家“双一流”建设项目,长江流域自然资源全息监测与智慧管理、智能地质装备、自然资源管理与政策3个省“双一流”建设项目,明确了5大建设任务和5大改革任务,努力推动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迈向世界一流,带动地球系统科学、基础学科、特色工科和特色文科等60%的在建一级学科发展,提升学校整体发展水平。

2020年8月,学校召开2016—2020年“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工作布置会

2021年10月,学校组织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方案论证会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和“6+3”项目布局

2022年7月,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项目负责人与学校签订任务书

强化特色 关联生长 不断优化学科生态

2019年12月,由原信息工程学院、地球科学学院地理系、公共管理学院区域规划系合并组建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并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联合共建,完善以地球系统科学为特色的学科生态系统。

2021年5月,学校启动实施第二轮学科培育计划,对数学等15个学科开展新一轮支持,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2个学科特区,设立专项建设经费。

2021年6月,学校启动第二轮学科培育计划

2021年12月,为进一步整合学科力量,将软件工程一级学科从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调整至计算机学院。

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主动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2021年8月,学校城市地灾防控与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智能地球探测、绿色纳米矿物新材料、资源环境安全与管理等5个学科群获批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

学校积极推动学科间互涉渗透、交叉融通,积极谋划建设交叉学科学位点。2021年9月,学校自主设立的“遥感科学与技术”“健康地学”“人工智能与地球探测”“绿色矿业”“自然灾害与应急管理”“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碳中和与高质量发展管理”“地学大数据”8个交叉学科硕士、博士学位点获批备案。

五年来,学校新增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管理、控制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博士点,新增心理学、体育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应用统计专业硕士点。期间,学校主动做“减法”,先后撤销了仪器科学与技术、统计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科学技术哲学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环境生物与生态技术自设博士点,学科生态系统进一步优化。

经过五年建设,地球科学、工程学、环境/生态学、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社会科学、农业科学8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地球科学和工程学进入前1‰。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2个学科被评为A+,1个学科被评为A-,B+学科增至4个,17个学科提档进位,20个学科位于“B档”及以上占总学科的58.9%,学科整体水平明显提升。

回首过去的五年,学校始终牢记为解决区域、行业乃至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提供高水平人才和科技支撑的崇高使命,聚焦服务“美丽中国、宜居地球”战略主题,朝着地球科学领域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阔步前进。展望未来,全校师生锚定战略目标,凝心聚力,深化改革,以更坚定的勇气和决心落实“十四五”规划和“双一流”建设各项任务,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编辑 赵婧萱 审稿 陈华文)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