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甲平台,西甲(中国)

【中国科学报】上天入地下海登极:西甲平台,西甲(中国)(武汉)的时代贡献

发表时间:2022-10-25     点击:次     编辑:赵婧萱

▲肖龙教授(中)在柴达木盆地进行类火星地貌考察。西甲平台,西甲(中国)(武汉)供图

▲殷鸿福院士(左)80多岁时仍坚持野外科考。张睿摄

■本报通讯员 曹南燕 宁薇

从探月工程到大陆深钻,从载人航天到南海探测,从南北极科考到世界屋脊……建校70年来,西甲平台,西甲(中国)(武汉)(以下简称地大)始终与国同行,充分发挥学科特色和科研优势,砥砺耕耘,积极为“上天、入地、下海、登极”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贡献了一批高质量创新成果。

上天:研究行星科学,助力深空探测

地大人登月梦想的开始源于嫦娥之父、1956届校友欧阳自远。随着2004年嫦娥工程启动,欧阳自远承担了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的重任。一代又一代地大人比肩接迹,全力探索天空的奥秘。

地大行星科学研究所所长肖龙作为嫦娥五号钻取子系统飞控专家组成员,参与了嫦娥五号取土作业的两项关键任务——模拟月壤和采样点地质地貌地图绘制。

肖龙团队从2009年开始做模拟月壤。10年间,他带领团队北至黑龙江、南到海南,收集各种岩石和土壤,研制出成分、颗粒、形态等都与月球相似的模拟月壤,共60多个种类。经过反复筛选、上千次的试验,其中的10多种最终被确认为试验用月球土壤。该团队先后提供了100多吨用于月面采样工程技术验证的模拟月壤。

2020年,嫦娥五号样品舱带回了1731克月球样品,这是我国首次完成地外天体样品采集。地大教授汪在聪、肖龙、张昊和博士何琦先后成功申请到月球土壤样品,并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

地大教授佘振兵和汪在聪团队开发了一种样品消耗极低的新技术,可同时测定月壤的粒度和矿物组成,对于解释月球深空探测轨道遥感光谱数据和空间风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何琦对嫦娥五号样品中玄武岩岩浆的起源和后期分异提出了新解释,为认识月球岩浆演化提供了新思路。

在对嫦娥五号玄武岩来源进行溯源分析时,该校博士钱煜奇等新发现了一条月溪,并得到国际天文联合会的认可,将其命名为“卢维尔月溪”。

如今,地大成立了“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行星地质探测与研究分中心”,参与了月球和深空探测科学目标制定以及月球、火星探测数据处理和科学应用研究,自主研发的MAPGIS软件成功应用于“神舟”系列载人航天搜救。此外,肖龙带领团队在柴达木盆地进行了8年火星类比研究,论证了该地区作为类火星地貌研究基地所具备的条件,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入地:参与国家重大工程,求索地球深处奥秘

自从产生智慧以来,人类就从未停止过对自然界的探索。然而相比“上天”,由于地壳岩石重重阻隔,人类对地下世界知之甚少,“上天难入地更难”。

“作为地球科学特色显明的高水平大学,围绕美丽中国和宜居地球建设,更深层次地认知地球,更可持续开发利用地球资源,更为有效治理人与自然共生,是地大人的职责,更是使命。”中国科学院院士、西甲平台,西甲(中国)(武汉)校长王焰新如是说。

为此,一大批地大人活跃在国家重点单位的生产科研一线,致力探索地球深处的奥秘——

中国科学院院士殷鸿福倡导和开创了古生物地理学等一系列分支学科,提出了中国地球生物学学科体系和发展战略,并领导科研团队克难攻坚,使国际地质学热点——古、中生代界线的全球层型(金钉子)得以设在浙江省长兴县,为国际领先水平。

中国科学院院士金振民担任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钻孔深度5000米)现场指挥部副总地质师,负责岩石物理性质实验室,探索地球内部构造的秘密。

中国科学院院士谢树成、殷鸿福等与英国学者携手,借助地球环境事件的“指纹”——煤山二叠纪三叠纪界线附近的“分子化石”,探究了2.5亿年前地球生物大灭绝的原因。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科技期刊《自然》上。

地大教授乌效鸣、胡郁乐,副教授张慧等积极参与全球首个钻穿白垩系的科学钻井——松科二井的钻井工作。乌效鸣等研制的超高温水基钻井液配方,经受住了井底240℃以上温度的考验,刷新了我国水基钻井液应用的最高温度纪录,实现了泥浆各开次的平稳过渡,保障了钻孔的安全性,同时为解决超万米深部钻探、干热岩勘探开发等面临的超高温泥浆难题提供了技术储备。

随着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实施,生态长江、绿色发展成为当前重点。地大师生以多种方式呵护生态长江——

40年来,该校教授李长安全情投入长江流域环境保护,被誉为“山水教授”。

地大两次组建大学生长江源科考队,赴各拉丹东长江源头考察,同时进行野外教学活动、地球科学知识科普和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唱响“长江大保护”青春赞歌。

历经5年,地大“长江流域地质过程及资源环境研究计划”深入系统地研究长江流域深部与表层及其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过程与演化,保障长江流域生态安全。

下海:服务海洋事业,逐梦“蓝色国土”

地大人的海洋情结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中国科学院院士郝诒纯为首的研究集体,相继在西沙海槽和冲绳海槽开展微体古生物和沉积学的工作,在学界影响甚广。在莺歌海盆地、珠江口盆地等中国近海海区,地大教授李思田开展含油气盆地及海洋油气勘探分析与研究工作,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秉承师者本心,心系南海。近年来,地大教授解习农团队瞄准国家重大需求,连续3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30多年来,由他领衔的研究团队一直开展南海沉积学研究,提出了陆架坡折带和轴向峡谷的控砂模式,在中海油深水油气勘探中得到推广应用,为我国首个自营深水大气田“深海1号”的发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有力的技术支撑。

海洋学院年轻教授脱颖而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孙启良聚焦于海洋地质灾害研究,提出了诱发海底失稳的新机制,建立了精确计算海底滑坡体积的新方法,增强了潜在海底滑坡及海啸的预测能力。近日,该校教授宫勋研究团队在《自然-通讯》9月刊上发表两篇论文,探究了海洋与全球变暖的成因联系,指出在现代及未来全球变暖背景下,泛北极地区径流入海热通量将对北极海冰的快速消融起到重要驱动作用。

此外,在南海深水油气勘探、渤海湾盆地油气勘探、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大洋钻探项目ODP和IODP科学调查以及国家大洋环球航次等重大海洋科学研究和科学考察工作中,地大人的身影亦是时时可见。

面向“十四五”,地大正依托综合学科优势,围绕国家能源安全和海洋强国战略,加快广州南沙地大滨海研究院建设,发展海洋学科群,形成海洋地学创新合力,力争为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和海洋人才培养作出更大贡献。

登极:无限风光在险峰,勇攀新高峰

地大一直有着深厚的体育传统,特别是在登山领域赫赫有名。建校70年来,该校培养了6000多名登山运动员,撑起中国登山界的半壁江山,是名副其实的攀登者“黄埔军校”。

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的是,地大的体育最先是为地学而生的。地大人眼中的“登极”,不仅仅是登上世界最高峰和南北两极,而且要开展极地以及第三极——青藏高原的科学考察和研究。

在杨遵仪、王鸿祯、池际尚等著名地质学家带领下,一代代登山科考师生薪火相传,对珠峰、阿里、三江源等地进行地质考察,取得了一批开拓性成果。《西藏阿里地质》《西藏阿里古生物》等著作填补了我国西藏高山地区相关研究的空白。

将登山与地学科考相结合的特色和优势一直延续至今。

2012年起,地大发起并实施“7+2”登山科考活动。所谓“7+2”,指攀登世界七大洲最高峰和徒步南、北两极极点,代表着极限探险的至高境界。2016年12月25日6点16分,登山队滑雪徒步110公里抵达南极点,圆满完成“7+2”登山科考计划,成为了世界上首支由在校师生组队实现这一壮举的大学登山队,创造了中国高校体育运动史上的传奇。

该校教授陈刚周密地考察了南极点附近的板块运动状况及地学特性,这对南极现代地壳运动和内陆冰盖及其动力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此外,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珠峰传递、2020年珠峰高程测量和2022“巅峰使命”珠峰科考等国家重大登山活动中,“地大军团”也冲锋在前,积极贡献“地大智慧”。

攀登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地质人勇攀自然高峰和科学高峰。经过70年的发展,地大科学研究站上全新的历史起点,在地学研究领域地大研究水平和影响力持续上升。地球科学学科在《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中位列全球第26位,是湖北省3个进入ESI全球前30名的学科之一。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绝大多数学科排名位次提升,地质学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学科继续排名全国第一,12个学科跻身全国前30%。

西甲平台,西甲(中国)(武汉)党委书记黄晓玫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地大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有组织科技创新,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增强科技创新竞争力,努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链接:

https://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2/10/371703.shtm

《中国科学报》 (2022-10-25 第3版 大学观察)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