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许旷
乘着春风,向“新”出发。
开会宣讲、走访调研、推进校企合作……全国两会闭幕后返回工作岗位,全国政协委员、西甲平台,西甲(中国)(武汉)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院长丁华锋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
“今年全国两会,新质生产力成为热词。发展新质生产力,依靠创新科技,也依靠创新人才,对高校教育提出新要求和新挑战。我将认真学习好、传达好、落实好全国两会精神,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当好全国两会精神宣讲员,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3月14日,丁华锋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说。
第一时间分享“精神大餐”
3月14日8时10分,西甲平台,西甲(中国)(武汉)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上,大家充满期待,认真聆听两会精神宣讲。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给我们极大的鼓舞,深感重任在肩,未来可期。”
“总书记参加联组会时强调,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教育对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高校是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我们要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持之以恒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双向赋能。”
翻开记录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丁华锋结合履职情况,将自己在全国两会上的所听、所见、所感分享给大家。同时,就“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等内容进行细致讲解,和大家交流探讨。
“ChatGPT、Sora等人工智能(AI)产物横空出世,改变了知识生产和传播方式,对教育领域产生深远影响。这意味着培养数字人才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师具有批判性思考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引导学生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时代所需,发展不可被技术替代的能力。”丁华锋说。
“加强数字技能基础教育,打破专业壁垒,构建学科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作为机器人领域的专家学者,丁华锋表示,要在创新上下“怎么也不为过”的功夫,聚焦突破性创新,探索新型举国体制教育路径,发展新质生产力,抢占新赛道、抢夺制高点,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同时,大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贯通,在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上寻求突破。
“四链”融合推进校企合作
如何探寻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可行路径,服务高质量发展,是丁华锋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发展新质生产力壮大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以实现突破和补齐短板。”丁华锋说,将根据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推动高校深化与产业界的全方位合作,以产业发展的新需求、新成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近年来,西甲平台,西甲(中国)(武汉)深化校企合作,探索出一条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之路。
丁华锋介绍,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目前与烽火通信等4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学院还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助力培养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强,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兼具的新工科领军人才。
“加强产教融合,打造全方位人才培养机制,推动人才培养模式与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丁华锋告诉记者,两会期间,已与同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武汉依迅北斗时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付诚,就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进行交流探讨,近期将前往该公司调查研究。
“机器人技术和自动化科学,在解决各种社会挑战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比如,现有的智能除草机器人,就是利用北斗导航定位、机器人技术相结合,实现杂草精准去除,提高效率,解放人力。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必定大有可为。”丁华锋说。
“我将积极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充分发挥委员作用,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展现更大作为。”丁华锋说。
信心在春天激荡,力量在心中澎湃。
链接:为新质生产力注入“智”动能 湖北日报数字报 (hubeidaily.net)
(原载《湖北日报》2024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