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甲平台,西甲(中国)

【湖北日报】练就真本领增强思政课建设质效

发表时间:2024-05-15     点击:次     编辑:孙彦钦

□ 钟苹 托尼

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用党的创新理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主渠道和主阵地。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5年来,全国教育战线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思政课教学针对性和吸引力不断提高,汇聚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强大力量。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要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高校要深刻领悟“大思政课”的时代引领价值,探究善用“大思政课”的术和道,着力打造让更多学生爱听、能懂、真信、笃行的新时代高质量思政课。

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向同行。高校思政课建设要紧扣新时代新征程的教育使命,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学生头脑,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入脑入心。高校思政课要从宏观整体出发,运用宏大叙事手法讲解党的思想理论与历史脉络的关系。同时,为帮助学生更加精准地了解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还应与时俱进,实时更新,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内在逻辑结构进行深刻描绘,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深讲透讲活,发挥高校思政课铸魂育人功能,使学生自觉担当时代责任与使命。

坚持思政课理论阐释与价值引领同步并重。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任务是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严谨的学理性是高校思政课政治属性的基础支撑,价值引领是高校思政课的内在要求。高校思政课既要以理论叙事为根基增强话语说服力,以透彻的理论阐述回应学生,也要以鲜明的价值判断推动学生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思政课教师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也要深入挖掘新时代故事,充分发挥新时代伟大成就的教育激励作用,关注蕴含价值观的话语表述。要引导学生在感悟党的创新理论实践伟力的同时,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知识理论体系,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坚持思政课目标循序渐进和螺旋上升同步推进。高校思政课建设目标设定要遵循教育规律。高校思政课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和逻辑性,要依据学生认识水平和发展阶段的渐进性和螺旋上升的要求选择教育内容、设计教育方式、完善教学体系。循序渐进的教学目标可以确保学生逐步建立起扎实的知识基础,螺旋上升的教学目标则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思政课目标循序渐进和螺旋上升同步推进,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时能够作出正确的思考和判断。思政课目标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是十分重要的教育理念,是提升思政课教学深度和质效的重要途径。

坚持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同频共振。高校思政课堂教授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政治观教育、人生观教育、道德观教育、法治观教育等,部分理论内容相对抽象。高校思政课育人功能的实现要与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指向相结合,不能脱离社会实际和现实基础。因此,将校内思政小课堂延伸至社会大课堂,可以推动学生更好了解国情民情。要从课堂授课内容的抽象叙事中找到与国情民情紧密相关的点,使抽象叙事中蕴含的国家政治观、社会价值观与学生个人价值观的实现共振,以鲜活的时代案例,解答学生成长的困惑,与他们进行有意义的对话,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要以沉浸式、共享式、体悟式等各种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高校思政课的渗透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办好思政课,离不开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要通过“四个坚持”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吸引力和说服力,不断提升思政课育人的质效,培养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作者单位分别为西甲平台,西甲(中国)(武汉)海洋学院、数学与物理学院)

链接:练就真本领增强思政课建设质效 湖北日报数字报 (hubeidaily.net)

(原载《湖北日报》2024年5月14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