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楠 涂亦楠
微塑料,指的是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包括初生微塑料和次生微塑料两大类,属于新污染物。
淡水环境中的微塑料具有分布广、降解慢、毒理复杂等特点。微塑料颗粒往往通过雨水冲刷与地表径流作用进入江河湖泊等水体,或是随着风力作用进入淡水环境,还可能逐渐下渗进入地下水,给淡水生态系统健康及其服务功能带来不利影响。微塑料还可能被水生动物误食,并随着食物链向更高营养级传递,为自然生物机能、食物链循环、生态系统和公众健康带来风险。因此,破解淡水环境微塑料污染难题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微塑料的形成过程涉及产品生产、运输、销售、使用、回收和处置等诸多环节。要破解淡水环境微塑料污染难题,就要构建源头控制、过程阻断和末端治理相结合的全链条治理体系。
对于淡水环境微塑料污染,最直接、最行之有效的控制方法是源头控制,务必加以重视。
人为因素对微塑料在江河湖泊中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淡水环境中出现微塑料,主要是由于居民使用化学品后不当处置、污水处理厂废水未处理完善、雨水径流等扩散源释放化合物等原因。源头控制措施应当充分考虑淡水环境微塑料的复杂性,覆盖淡水环境微塑料的初生源与次生源。
建议确立淡水环境微塑料监测技术方法,以及淡水环境微塑料调查与分析方法,对水体、沉积物和水生生物中的微塑料样品进行野外采集、实验室处理和仪器分析等,全面跟踪监测和评估江河湖泊微塑料污染状况与生态风险。统一淡水环境微塑料监测标准,揭示微塑料分布特征,评价其生态环境风险。对初生微塑料生产情况和次生微塑料的生产、转移、回收、处置情况进行摸底,针对淡水环境微塑料的主要来源进行精准防控,减少含微塑料污水直排江河湖泊。对现存的塑料废物进行集中清运、回收、焚烧和填埋等安全处置,防止微塑料因管理不当进入城市水体,成为潜在的污染源。
结合垃圾分类行动,加深公众对淡水环境微塑料污染的认知,改变公众的消费选择。例如,鼓励使用不含微塑料的个人护理用品、棉质纺织品、非一次性包装袋,自带餐具,简化包装物等,从源头减少微塑料的产生。
注重过程阻断,从两方面入手防止微塑料进入淡水环境。
一方面,提升城市排水管网运行效能,并在污水处理厂加装微塑料处置设施,优化处理工艺,提高生活污水中微塑料颗粒的去除率。在径流出口设置拦截装置,对陆地上产生的废弃塑料及微塑料污染物进行拦截。同时,采取措施及时清理拦截下来的废弃塑料、微塑料及其他垃圾,加强对垃圾清运及处理过程的监管。
另一方面,改善生态环境增强自然净化能力。为了防止微塑料进入淡水环境,可以在河道前端模拟原生态自然湿地,栽植水生植物,通过人工湿地、滞留塘、生态缓冲带等对微塑料起到拦截、阻断和净化作用。
末端治理淡水环境中的微塑料难度较大,应持续加强相应的治理能力建设。建议对湖泊等静止水体和江河等流动水体中的微塑料进行动态监测,全面掌握微塑料进入淡水环境的情况。
由于淡水环境中的微塑料会不断老化,分解成更小的塑料颗粒,可能会同时吸附水中的其他污染物,产生复杂的毒性。因此,要对刚进入淡水环境的微塑料进行机械打捞并通过膜收集过滤后再进行处置。与此同时,应探索淡水环境微塑料污染物的收集、分类、回收方法,以及淡水环境微塑料定量源解析的方法,摸清淡水环境微塑料的存量与积累规律。此外,还要研究微塑料的毒理学效应和降解方法,为破解淡水环境微塑料污染难题找到更多技术路径。
作者单位:西甲平台,西甲(中国)(武汉)公共管理学院
链接:http://epaper.cenews.com.cn/html/2024-07/23/content_98633.htm
(原载《中国环境报》2024年7月23日)